|
寄郁上人 / 作者:姚合 |
此生修道淺,愁見未來身。
誰為傳真諦,唯應(yīng)是上人。
自悲年已長,漸覺事難親。
不向禪門去,他門無了因。
|
|
寄郁上人解釋: 《寄郁上人》是唐代姚合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追溯的是修道者的心境與憂慮。作者深感自己修道的經(jīng)歷淺薄,對未來的修行之身存在苦惱與愁憂。他認(rèn)為真正傳授修行真理的只能是具備高深修行者的上人。他自我懷疑地感嘆自己已經(jīng)年老,漸漸發(fā)覺修行之事難以親自體驗。他決定不再求助于禪宗,因為在其他宗派中已經(jīng)找不到修行的原因和動機。
譯文如下:
此生修道淺,愁見未來身。
誰為傳真諦,唯應(yīng)是上人。
自悲年已長,漸覺事難親。
不向禪門去,他門無了因。
詩意:這首詩詞主要表達了作者的困惑和迷惘。他感覺自己修行的經(jīng)歷不夠深入,對未來的修行之身感到憂慮。他相信真正可以傳授修行真理的人只能是資深的修行者,他們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指導(dǎo)和啟示。年老的自己對修行事務(wù)已經(jīng)感到困擾,他覺得難以親身體驗修行的意義。因此,他決定放棄禪宗修道,因為他已無法從中獲得靈感和動力。
賞析: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表達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修道者內(nèi)心的掙扎和迷茫。作者深感自己修行經(jīng)歷的不足,對未來的修行充滿了疑慮和憂慮。他在尋找傳授修行真理的人中感到茫然,對禪門不再抱有期望。這種境遇給讀者帶來了一種深沉的思考和共鳴,呼喚人們對自身修行道路的思考和探索。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深遠(yuǎn)。通過描述自己的困惑和迷茫,作者向讀者傳達了自己的心聲,也勾起了讀者對人生意義和修行道路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