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中寄崔道士 / 作者:姚合 |
貧居雀喧噪,況乃靜巷陌。
夜眠睡不成,空庭聞露滴。
旁有一杯酒,歡然如對客。
月光久逾明,照得筆墨白。
平生志舒豁,難可似茲夕。
四肢得自便,雖勞不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
五谷口不嘗,比僧更閑寂。
我今暫得安,自謂脫幽戚。
君身長逍遙,日月爭老得。
|
|
秋中寄崔道士解釋: 《秋中寄崔道士》是唐代詩人姚合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貧居雀喧噪,況乃靜巷陌。
夜眠睡不成,空庭聞露滴。
旁有一杯酒,歡然如對客。
月光久逾明,照得筆墨白。
平生志舒豁,難可似茲夕。
四肢得自便,雖勞不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
五谷口不嘗,比僧更閑寂。
我今暫得安,自謂脫幽戚。
君身長逍遙,日月爭老得。
中文譯文:
我貧窮地住在喧鬧的麻雀之間,更何況是這寧靜的小巷。
夜晚我無法入眠,只聽到空庭中露水滴落的聲音。
旁邊有一杯酒,我高興地像對待客人一樣享用。
月光照耀得很明亮,使我的筆墨也變得潔白。
我一生的志向得到了舒展,難以與此夜相比。
四肢自由自在,雖然勞累但不受束縛。
我的朋友住在山中,擅長調(diào)理身體的方法。
我不嘗試五谷雜糧,比僧人更加安逸寧靜。
我現(xiàn)在暫時得到了安寧,自認為已經(jīng)擺脫了困苦和憂慮。
你的身體長久逍遙自在,與日月爭先變老。
詩意和賞析:
《秋中寄崔道士》描繪了詩人姚合在寧靜的秋夜中的生活情景。詩人以簡潔的筆觸,展現(xiàn)了自己貧窮卻寧靜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
詩的開頭,詩人表達了自己貧居在喧囂中,然而相比起來這靜謐的巷陌更為宜居。接著,詩人描述了夜晚無法入眠的情景,只能聽到空庭中露水滴落的聲音,凸顯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和思慮。
然而,詩人并不因此而沉淪,他旁邊有一杯酒,高興地享用,給自己帶來了歡愉,仿佛與他人對話。月光明亮,照耀得筆墨都變得潔白,可能暗示了詩人的心境明朗,精神愉悅,讓他能夠舒展自己的志向。
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表達了自己四肢自由自在,雖然勞累但不受束縛。他提到的故人住在山中,擅長調(diào)理身體的方法,可能是指道士崔道士。詩人贊賞故人的生活方式,認為他比僧人更加安逸寧靜,以此對比詩人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一種豁達樂觀心態(tài)。他認為自己現(xiàn)在暫時得到了安寧,已經(jīng)擺脫了困苦和憂慮,而崔道士則擁有長久逍遙自在的身體,與日月爭先變老,暗示了他的健康和長壽。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xiàn)了詩人對貧窮生活的豁達態(tài)度和對寧靜自在的追求。詩中的自我安慰和對故人的羨慕反映了詩人內(nèi)心的平和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對日常生活的細膩描繪,傳達了一種追求內(nèi)心安寧與舒適的情感,具有深遠的人生哲理和審美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