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九華費冠卿 / 作者:姚合 |
逍遙罾繳外,高鳥與潛魚。
闕下無朝籍,林間有詔書。
夜眠青玉洞,曉飯白云蔬。
四海人空老,九華君獨居。
此心誰復識,日與世情疏。
|
|
寄九華費冠卿解釋: 《寄九華費冠卿》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逍遙罾繳外,高鳥與潛魚。
闕下無朝籍,林間有詔書。
夜眠青玉洞,曉飯白云蔬。
四海人空老,九華君獨居。
此心誰復識,日與世情疏。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姚合寄給居住在九華山的費冠卿的情景。詩人感慨道,他在世俗的紛擾之外,逍遙自在地與高飛的鳥和潛游的魚為伍。而在朝廷之下,沒有官職的束縛,卻在山林間傳來了詔書的聲音。他在夜晚在青玉洞中安眠,早晨吃著白云蔬菜。四海之中的人們都在衰老,唯有九華山上的費冠卿獨自居住。詩人問道,有誰能理解他內心的這種情感,他與世俗的日常生活漸行漸遠。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姚合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逍遙生活的向往。逍遙罾繳外,高鳥與潛魚,表達了詩人希望遠離塵囂,與自然界的高飛鳥和潛游魚一起自由自在的心愿。闕下無朝籍,林間有詔書,揭示了詩人對官僚體制的批判,認為朝廷的官僚職位沒有意義,而山林間的詔書卻更有啟迪和價值。夜眠青玉洞,曉飯白云蔬,表現了詩人追求簡樸生活的態度,對高山幽谷的向往。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孤獨自處的境遇,他感嘆人們在世俗中漸漸變老,唯有九華山上的費冠卿守望獨居。詩人反思自己的內心情感,在世俗與自由之間逐漸疏離,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與世俗的對比,表達了詩人追求自由、獨立和高尚情操的意愿。姚合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追求自由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自我內心境遇的思考和對他人理解的期望。整首詩詞情感深沉,意境清新,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并對唐代的文人士大夫生活狀況作了一定的抨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