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寄友人 / 作者:姚合 |
路岐何渺邈,在客易蹉跎。
卻是去家遠,因循住日多。
幾看春草綠,又見塞鴻過。
未有進身處,忍教拋薜蘿。
|
|
山中寄友人解釋: 《山中寄友人》是姚合所作的一首唐代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中寄友人
路岐何渺邈,
在客易蹉跎。
卻是去家遠,
因循住日多。
幾看春草綠,
又見塞鴻過。
未有進身處,
忍教拋薜蘿。
詩意:
《山中寄友人》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山中寄給遠方友人的情景。詩人在山中徘徊,感嘆路途多么遙遠,客居的日子又是如此拖延。盡管離家已久,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前進,只能固守著當下的居住地。他幾次看到春草變綠,又見到候鳥飛越邊塞,然而他仍未找到能夠實現自己抱負的機會,只能忍心放棄葛藤,意味著放棄了他曾經依靠的東西。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困惑。通過山中的景色和行旅之事,詩人抒發了對途中荒漠和困境的感嘆和無奈。詩中的"路岐何渺邈"表達了詩人對前途未卜的疑慮和茫然。"在客易蹉跎"則顯現出他在外客居的艱辛和無奈。"幾看春草綠,又見塞鴻過"以自然景色的變化來對比詩人內心的不安和迷茫,表達了他對時光的流轉和生活的變化的感慨。最后兩句"未有進身處,忍教拋薜蘿"表達了詩人對未能達成抱負和放棄曾經依靠的事物的無奈和痛心。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傳遞出一種追求進取、但又受限于環境和境遇的情感。通過山中的景物和行旅的境遇,詩人表達出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透露出對理想和追求的掙扎與無奈。這首詩詞在寫景的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內心的抒發,傳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對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