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友人 / 作者:姚合 |
日暮掩重扉,抽簪復解衣。
漏聲林下靜,螢色月中微。
秋霽露華結,夜深人語稀。
殷勤故山路,誰與我同歸。
|
|
寄友人解釋: 《寄友人》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日暮時分,我關上沉重的門扉,
拿下簪子,解開衣服。
林間傳來漏水的聲音,一片寧靜,
螢火蟲的微光在月亮下閃爍。
秋天的晴朗使露珠凝結成華美的珠鏈,
夜深了,人們的言語漸漸稀少。
我懷念故鄉的山路,
希望能與你一同歸去。
詩意:
《寄友人》描繪了作者在黃昏時分的情景。詩中通過描述日暮時分的靜謐與寂寞,以及自然界的微妙變化,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渴望。詩人通過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故鄉和友人的深情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詩人通過對時間、環境和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己內心的孤寂和思念展現出來。首句“日暮掩重扉”,一方面揭示了詩人的孤獨,另一方面暗示了感嘆時光流逝的意味。接著,詩人通過描寫拿下簪子、解開衣服的動作,進一步強調了自己的孤寂和沉思。
詩中的“漏聲林下靜,螢色月中微”描繪了夜晚的寧靜和微妙的景觀。漏聲傳來,螢火蟲的微光在月亮下閃爍,給人以清幽而神秘的感覺。這種寧靜與微光的對比,更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寂寞之情。
接下來,詩人以秋霽的景象來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秋天的晴朗使得露珠結成華美的珠鏈,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變化。夜深之時,人們的言語漸漸稀少,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孤獨和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殷勤故山路,誰與我同歸”,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懷念和對友人的期待。詩人渴望與友人一同回到故鄉,共享故山的美好。
整首詩既有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又有對內心情感的表達,通過對時間、環境和情感的交織,展示了詩人的孤寂、思念和對歸鄉的渴望之情,給人以靜謐、內斂和深情的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