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中秋宿 / 作者:姚合 |
鼓絕門方掩,蕭條作吏心。
露垂庭際草,螢照竹間禽。
棋罷嫌無月,眠遲聽盡砧。
還知未離此,時復更相尋。
|
|
縣中秋宿解釋: 《縣中秋宿》是唐代詩人姚合的作品。詩人描繪了一個在縣城度過中秋夜的場景。
詩中寫道,“鼓絕門方掩,蕭條作吏心”。詩人通過描述鼓聲停止后門戶關閉的情景,表達了縣城的寂靜和冷清。而同時,縣吏們也感到寂寞和憂傷。
“露垂庭際草,螢照竹間禽”,描述了月下草地上的露水,以及照亮竹林中鳥兒的螢火蟲。這種細膩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于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感受。
“棋罷嫌無月,眠遲聽盡砧”,描寫了詩人結束下棋后,對沒有月亮感到遺憾,而在夜晚里聆聽著聽著打砧聲就睡著了。這表現了詩人在寂靜的夜晚無法入眠的心情。
最后兩句“還知未離此,時復更相尋”,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詩人雖然目前身處縣城,但仍然時常思念故鄉或與親友相聚的時光。并且預示著將來還會有再次相逢的時刻。
總體來說,這首詩描繪了一個中秋夜在縣城的寂靜和冷清,以及詩人內心的思鄉和離別之情。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受,傳達出對自然和人情的獨特觀察和領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