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李廓精舍南臺望月見寄 / 作者:姚合 |
看月空門里,詩家境有馀。
露寒僧梵出,林靜鳥巢疏。
遠色當秋半,清光勝夜初。
獨無臺上思,寂寞守吾廬。
|
|
酬李廓精舍南臺望月見寄解釋: 《酬李廓精舍南臺望月見寄》是唐代姚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望月空門里,
詩家境有馀。
露寒僧梵出,
林靜鳥巢疏。
遠色當秋半,
清光勝夜初。
獨無臺上思,
寂寞守吾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僧人在空門中望著月亮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在寧靜的環境中感受到的詩意和孤獨寂寞之情。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月亮的贊美和對清靜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月亮和寧靜環境的贊美。首句“望月空門里”,以空門中觀賞月亮的場景作為開篇,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詩家境有馀,露寒僧梵出”,詩人表達了在這樣的環境中,作為一位詩人,他的境界超越尋常人,而僧人則從清晨的露水中走出。這里的“詩家”和“僧梵”都代表了文人的身份,通過與自然的交融,詩人的心靈得以凈化和升華。
接下來的兩句“林靜鳥巢疏,遠色當秋半”,再次描繪了寧靜的自然環境。林中靜謐無聲,鳥巢稀疏,暗示了寂靜和孤獨。而“遠色當秋半”則表明這是秋天的景色,秋高氣爽,月光清輝,給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感覺。
最后兩句“清光勝夜初,獨無臺上思,寂寞守吾廬”,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思緒和情感。月光的明亮勝過初夜的黑暗,暗示詩人內心的光明和希望。然而,詩人卻感受到了一種孤獨和寂寞,他沒有臺上的思念,只能獨自守在自己的廬中。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它展現了唐代文人的境界和情感體驗,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寧靜、美好和孤獨的氛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