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第 / 作者:姚合 |
枉為鄉(xiāng)里舉,射鵠藝渾疏。
歸路羞人問,春城賃舍居。
閉門辭雜客,開篋讀生書。
以此投知己,還因勝自馀。
|
|
下第解釋: 《下第》是唐代姚合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枉為鄉(xiāng)里舉,
射鵠藝渾疏。
歸路羞人問,
春城賃舍居。
閉門辭雜客,
開篋讀生書。
以此投知己,
還因勝自馀。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姚合對自己的失意和歸隱的心情。姚合曾在鄉(xiāng)里被舉薦過,但他的才華卻顯得淺薄。回到故鄉(xiāng)后,他心生羞愧,不愿讓人問起自己的遭遇。他選擇在春天來臨時租借一間房子,獨自居住。他關閉大門,不再接待來訪的客人,而是打開箱子,埋頭閱讀書籍。他希望以此來尋求知音,同時也因為自己的才華不足而感到悔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深沉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內(nèi)心的孤獨和自省。詩中使用了一些意象來表達情感,如"枉為鄉(xiāng)里舉"和"射鵠藝渾疏",表現(xiàn)了作者在鄉(xiāng)里被推崇卻才能平庸的無奈和自嘲。"歸路羞人問"表明作者對于自己的失敗感到尷尬,不愿他人追問。"春城賃舍居"揭示了作者選擇在春天租借房屋的隱居狀態(tài),以避開尷尬和壓力。"閉門辭雜客,開篋讀生書"則表現(xiàn)了作者獨自學習的決心和追求知識的渴望。最后兩句"以此投知己,還因勝自馀"寄托了作者對于能夠找到知音的期望,同時也對自己的才華不足感到遺憾。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抒發(fā)了他在才華不足的困境下的自省和歸隱心態(tài)。通過對于身世的反思和追求知識的決心,表達了一種對于自我價值的思考和對于未來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