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薛秀才 / 作者:韋莊 |
相辭因避世,相見尚兵戈。
亂后故人少,別來新話多。
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
欲結巖棲伴,何山好薜蘿。
|
|
贈薛秀才解釋: 贈薛秀才
相辭因避世,相見尚兵戈。
亂后故人少,別來新話多。
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
欲結巖棲伴,何山好薜蘿。
這首詩詞是唐代韋莊的作品,題為《贈薛秀才》。
譯文:
離別是由于逃離世俗之務,再次相見卻仍在戰(zhàn)亂之中。
亂變之后,舊時的朋友們越來越少,而新的閑談卻越來越多。
只聽說王朝因戰(zhàn)亂而悲痛,卻未見到凱旋的歌聲。
想要和你一起結伴居住在山谷中,但哪座山上的薜蘿最好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韋莊致贈薛秀才的離別之詞。薛秀才可能是一個朋友或知己,作者與他相識多年,但因為世事變遷,兩人分別而去。作者借助這首詩詞表達了對友誼的深深懷念,并描述了自己逃離戰(zhàn)亂而再次見到朋友時的心情。
第一句“相辭因避世,相見尚兵戈”揭示了作者與薛秀才相知的起因和分別的原因。作者由于避世而離去,再次相聚卻仍然身處戰(zhàn)亂之地。這里的“辭”有避開、離去的意思。
第二句“亂后故人少,別來新話多”突顯了戰(zhàn)亂之后舊日的朋友們漸漸減少,而新的閑談卻層出不窮,這或許是作者對社會和人際關系的思考。作者感嘆社會的變遷和人事的無常,以及新舊代之間的差距。
接下來的兩句“但聞哀痛詔,未睹凱旋歌”表達了作者對戰(zhàn)亂的感慨。他只是聽說國家因戰(zhàn)亂而感到悲痛,但卻未曾親眼見到凱旋的歡呼之聲。這也是對時局的一種擔心和期望。
最后兩句“欲結巖棲伴,何山好薜蘿”表達作者對與薛秀才重新結伴居住在山谷中的愿望。詩中的“薜蘿”是山間常見的藤蔓植物,它也象征著友誼和依靠。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友情的珍惜和期待。
整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友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社會動蕩和人際關系的無奈。通過使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韋莊成功地表達了自己對友情和平靜生活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