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謁金門 / 作者:吳潛 |
秋已老。
又是敗荷衰草。
客子安排歸棹了。
回頭煙樹渺。
檀板休教歌杳。
金獸且教香繞。
一醉秋堂秋夜悄。
從他霜漏曉。
|
|
謁金門解釋: 《謁金門·秋已老》是一首宋代吳潛所作的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已老,秋天已經(jīng)進入了晚年。
又是敗荷衰草,荷花凋謝,青草枯萎。
客子安排歸棹了,客人們已經(jīng)安排好回程的船只。
回頭煙樹渺,回顧時,煙霧中的樹木模糊不清。
檀板休教歌杳,檀板不再敲擊歌曲,歌聲隱沒。
金獸且教香繞,金獸卻要散發(fā)香氣。
一醉秋堂秋夜悄,陶醉在秋堂里,秋夜是多么寧靜。
從他霜漏曉,從他的霜漏聲中,天明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秋天已經(jīng)進入晚年,大自然的景物漸漸凋謝、枯萎的意象。作者以客人離去、回顧時的模糊感和歌聲隱沒等描寫,表達了時光的流轉(zhuǎn)和變遷。然而,詩中也有金獸散發(fā)香氣和秋夜寧靜的描繪,展示出秋天獨特的美麗和寧靜。
整首詩詞以秋天為主題,通過景物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秋天的凄美和靜謐。詩詞中采用了回顧、漸行漸遠和冷靜的筆調(diào),使讀者感受到時光流轉(zhuǎn)的無情和秋天的靜謐之美。同時,詩人通過金獸的香氣和秋夜的寧靜,給予讀者一線希望和美好的遐想,使整首詩詞更具層次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