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用喜雨韻三首 / 作者:吳潛 |
礫石何分埠與岑,神功且幸景多陰。
愿聞慶義空中語,喜聽子期巖下音。
南圃壁懸居士杖,西鄰床撼女郎砧。
消磨鄉思憑杯酒,力不能任莫放深。
|
|
八用喜雨韻三首解釋: 《八用喜雨韻三首》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表達了詩人對雨水的喜悅之情以及對鄉愁的思念之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八用喜雨韻三首
礫石何分埠與岑,
神功且幸景多陰。
愿聞慶義空中語,
喜聽子期巖下音。
南圃壁懸居士杖,
西鄰床撼女郎砧。
消磨鄉思憑杯酒,
力不能任莫放深。
譯文:
石頭怎么分辨是堤岸還是山峰,
神奇的事物多出現在陰暗之中。
愿意聽到慶祝的言語在空中飛揚,
喜歡傾聽子期在山下的歌音。
南邊園中掛著居士的拐杖,
西邊鄰居床上傳來女郎的磨砧聲。
用酒消磨著對家鄉的思念,
力量不足無法驅散深深的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生活片段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雨水的喜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的開篇以礫石、埠(堤岸)、岑(山峰)來探討自然景觀的界限。詩人認為神奇的景象往往出現在陰暗之中,暗示了他對于潛藏在平凡事物背后的美好之感。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慶祝的期望,愿意聆聽空中傳來的慶祝之言。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詩人期待喜雨之后的豐收,也可以理解為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渴望。
第三、四句則表達了詩人愿意傾聽子期在山下的歌音的喜悅之情。子期是指古代傳說中的一個山神,他的歌聲被詩人視作一種美妙的音樂,給人以愉悅和安慰。
下半部分的詩句轉向人物活動,詩人描述了南邊園中掛著居士的拐杖以及西邊鄰居床上傳來女郎磨砧的聲音。這些生動的描寫增強了詩詞的現實感,并且暗示了詩人身處的環境和他對日常生活的關注。
最后兩句以消磨鄉思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用酒來舒緩對故鄉的思念,但他也承認自己力量有限,無法完全擺脫內心深處的憂愁。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物活動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復雜的情感世界。他從自然景觀中尋找啟示和美好,同時也通過描寫日常生活中的細節來表達對家鄉和鄉愁的深深思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