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 / 作者:吳潛 |
檐溜終宵稍慰心,更須三日始為霖。
云雷尚覺經綸狹,暑雨猶疑咨怨深。
不假溟鯤能激水,何須垤鸛解知陰。
回頭谷口耕樵侶,辜負盟言愧斷金。
|
|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解釋: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喜雨和史司直二首
檐溜終宵稍慰心,
更須三日始為霖。
云雷尚覺經綸狹,
暑雨猶疑咨怨深。
不假溟鯤能激水,
何須垤鸛解知陰。
回頭谷口耕樵侶,
辜負盟言愧斷金。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期待雨水的心情。詩人吳潛在檐溜下聽著雨滴,心情稍感寬慰,但他深知只有連續下三天的雨才能算是真正的霖雨。他覺得云與雷的聲音仍然顯得狹小,暑雨也似乎猶豫不決,他對此深感失望和不滿。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天上的神獸溟鯤激動水勢的期待,暗示人們不需要人工修筑堤壩,自然界的力量就能解決水患問題。在回頭看田間農夫和伐木樵夫,詩人感到自己辜負了與他們共同的盟約和誓言,深感慚愧和愧對。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雨水的期待和對自然力量的贊美。詩人通過描繪夜晚聽雨的情景,表達了他對于雨水的渴望和對連續陰雨的期盼。他對云雷聲音的覺得狹小和暑雨猶豫不決的抱怨,表達了他對自然界力量的期待和對人力無法替代的認知。詩的結尾,詩人回想起農民和樵夫的辛勤勞作,對自己未能履行盟約感到愧疚和惋惜,體現了對農民勞動的尊重和對自己的自責。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意義和思想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