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至三詩呈景回制干并簡同官 / 作者:吳潛 |
六十三余七十翁,頗從靜里得些工。
陰陽理向塵塵見,天地心於物物同。
荔挺生來元不死,葭灰塞處自能通。
古今宇宙渾如眩,康節何煩企下風。
|
|
小至三詩呈景回制干并簡同官解釋: 《小至三詩呈景回制干并簡同官》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慨,同時展示了他對自然和宇宙的觀察和理解。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六十三余七十翁,
頗從靜里得些工。
這首詩以"六十三余七十翁"開篇,表達了作者年過六十的歲月感嘆。"翁"指老人,"六十三余七十"是一種表述方式,意味著作者的年紀已經很大。"頗從靜里得些工"指作者在安靜中獲得了一些心得和體會。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歲月的反思和對生活經驗的總結。
陰陽理向塵塵見,
天地心於物物同。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陰陽理向塵塵見"指作者從日常的塵世中看到了陰陽之道的存在,意味著他對宇宙的觀察和體悟。"天地心於物物同"表達了作者對萬物相通、萬物有共同本源的理解,認為天地萬物都有自己的內在聯系和規律。
荔挺生來元不死,
葭灰塞處自能通。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生命的思考。"荔挺生來元不死"指荔枝挺拔的生長形態,象征生命的不滅和生生不息。"葭灰塞處自能通"指蘆葦和灰燼都能順利通透,暗示了生命的堅韌和適應力。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力和生命的頑強與奇妙之處的贊嘆。
古今宇宙渾如眩,
康節何煩企下風。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態度。"古今宇宙渾如眩"指古今宇宙的變幻多樣,如同眩暈一般,表達了作者對宇宙的無限驚嘆和敬畏之情。"康節何煩企下風"表達了作者對于康莊大道的追求,表示不愿意陷入俗務的紛擾和功名利祿的追逐,以追求人生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以自然界的現象和景物為比喻,抒發了對生命力和萬物間相通的贊嘆,同時對人生的煩惱和功名利祿的追逐持有理性的態度。整首詩詞從宏觀到微觀,從宇宙到個體,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宇宙奧秘的觀察和理解,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