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前韻各賦三解 / 作者:吳潛 |
先生粗有辟邪方,不怕鱄魚解降殃。
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勢已凄涼。
豳場栗栗方登谷,漢甬陳陳可峙糧。
此是邊籌居第一,賈生表餌且韜藏。
|
|
再用前韻各賦三解解釋: 《再用前韻各賦三解》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再次運用前文的韻腳各自作詩三解
先生粗略地擁有避邪的方法,
不怕鱄魚解開帶來災禍。
如今雨水收止,取得了廣博的成就,
初秋已經顯露了凄涼的氣息。
豳場的谷地顫抖著,人們開始登上山谷,
漢甬的田地一片陳舊,卻可以長期供應糧食。
這是邊塞籌備的首要之地,
賈生暫且表達心意,隱晦地隱藏自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對前文韻腳的運用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吳潛對于學問和智慧的追求。先生(指自己)擁有一些粗淺的避邪方法,不怕鱄魚(一種兇煞的說法)帶來的禍患。這里的避邪方和鱄魚可以理解為對世俗紛擾和外界干擾的抵抗,體現了作者的內心力量和膽識。
詩中的今雨收功真溥博,早秋得勢已凄涼,描述了雨水收止之后,秋天初現凄涼氣息的景象。這種自然景象與作者的心境相呼應,既有對功成名就的喜悅,又有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接下來,詩中轉到了對兩個地名的描寫。豳場和漢甬都是指邊塞地區,描述了這些地方的現狀。豳場的谷地顫抖著,人們開始登上山谷,暗示著邊塞地區的動蕩和戰亂。而漢甬的田地陳舊而穩定,可以長期供應糧食,暗示著邊塞地區的重要性和生存的艱難。
最后兩句“此是邊籌居第一,賈生表餌且韜藏”,表達了邊塞地區的重要性。邊籌指的是邊塞地區的防御籌備,居第一表示在邊塞地區具有首要的地位。賈生表餌且韜藏,賈生是一個隱晦的人物,他暫且表達了自己的心意,但也保持著一定的隱約和謹慎。這句話暗示了作者自己的立場和思考方式。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心境、自然景象和邊塞地區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學問追求、時光流逝和邊塞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