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劭農翠山賦唐律二首 / 作者:吳潛 |
小隊旌旗上翠巖,松風十里鎖禪關。
水深水淺高低澗,春淡春濃遠近山。
鄉思猛隨蒼鳥去,客心暫與白云閑。
天公已是多情殺,特把淋頭雨放慳。
|
|
劭農翠山賦唐律二首解釋: 詩詞:《劭農翠山賦唐律二首》
翠山綠樹迎旗幟,松風十里護禪關。溪水深淺高低處,春意淡濃遠近山。故鄉思念猛如蒼鳥飛,旅途心境和白云閑。天公多情雨紛紛,只為點綴這頭頂的節儉。
詩意和賞析:
這首《劭農翠山賦唐律二首》是宋代吳潛創作的詩詞作品。詩人以翠山為背景,描繪了山水之間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
首先,詩人描述了翠山上飄揚的旗幟,以及松風吹拂下的禪關。這里的旗幟象征著生機和活力,而禪關則代表著寧靜和冥想。翠山、綠樹、松風等自然景觀的描繪,給人以清新和寧靜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溪水的深淺高低,以及遠近的山川。這種描寫方式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山水的自然變化和層次感,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多樣性。
詩的下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旅途中的心境的描繪。他描述了故鄉思念的強烈,就像蒼鳥飛翔一樣迅猛。而在旅途中,他的心境卻與白云一樣悠閑寧靜。這種反差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體驗,同時也展示了旅途中的心境變化。
最后兩句表達了天公多情的意象,雨水的紛紛而至,點綴了頭頂上的節儉。這里的節儉可以理解為淋雨的頭發,通過雨水的點綴,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感激和贊美。
總體來說,這首詩以翠山為背景,通過描繪山水景色和抒發人們的情感,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旅途中的心境和對自然的感激之情。它以簡潔而質樸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對自然的細膩觀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