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用前韻二首 / 作者:吳潛 |
不假焦仙把酒噴,須臾澍雨若翻盆。
官應可了劭農事,天豈終慳及物恩。
無復絕糧憂魯叟,何須進食念王孫。
只愁撩得秋聲動,老客他鄉易斷魂。
|
|
再用前韻二首解釋: 《再用前韻二首》是宋代詩人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不假焦仙把酒噴,
把酒噴,意指痛飲,借酒消愁。焦仙是傳說中善飲的人物。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沉浸在酒中,以酒來排遣內心的憂愁。
須臾澍雨若翻盆。
須臾,片刻;澍雨,大雨連綿。這句詩描繪了雨水傾瀉而下的景象,形容雨勢猛烈,如同盆中傾瀉出來一般。通過描繪雨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煩憂和不安。
官應可了劭農事,
官應,指官府應該;劭農事,指好好辦理農事。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府應該盡職盡責、認真處理農事的期望。官府的負責態度與努力對農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對百姓的生計和福祉起著重要作用。
天豈終慳及物恩。
終慳,最終慨嘆;物恩,指天地賜予的恩澤。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天地恩澤之大、人類所受恩惠之深的感慨。詩人認為天地的恩惠是無窮無盡的,人們應該珍惜、感激。
無復絕糧憂魯叟,
絕糧,斷糧;魯叟,指饑餓的老人。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饑餓的老人們的關切和憂慮。詩人希望沒有人再因為斷糧而憂慮,特別是那些年邁的人們。
何須進食念王孫。
何須,為何要;王孫,指富貴人家的子弟。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貧困人士為生計而憂慮的思考。詩人認為為何貧困人士還要憂慮吃飯的問題,而富貴人家的子弟卻無憂無慮。
只愁撩得秋聲動,
撩得,鼓動;秋聲,指秋天的聲音。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心的不安和憂愁的感受。詩人擔心內心的不安和憂愁會使他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無法平靜。
老客他鄉易斷魂。
老客,指在他鄉的老人;易斷魂,容易失魂。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在他鄉的老人們的思念和關切。詩人認為老人在異鄉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精神寄托。
通過《再用前韻二首》,吳潛表達了自己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命運的思考。詩中既有對官府盡責、關心民生的期望,也有對貧困老人和貧困人士的關切和憂慮。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不安和憂愁。整首詩以寫景描寫和抒發情感為主,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實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和關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