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酹江月(梅) / 作者:吳潛 |
曉來窗外,正南枝初放,兩花三蕊。
千古春風頭上立,羞退秾桃繁李。
姑射神游,壽陽妝褪,色界塵都洗。
竹扉松戶,平生所寄聊耳。
堪笑強說和羹,此君心事,指高山流水。
隴驛凄涼,卻怕被、哀角城頭吹起。
此處關情,為他凝佇,淡月清霜里。
巡檐何事,歲寒相誓而已。
|
|
酹江月(梅)解釋: 《酹江月(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晨時分,窗外的南邊枝條初次綻放,兩朵花兒上開放著三個花蕊。千年來的春風站在它們頭上,害羞地退讓給那盛開的桃花和繁茂的李花。神游姑射,壽陽的妝容褪去,色彩的界限都被洗凈。竹門松戶,是我一生所托付的唯一安慰。可以笑強說和羹,這位君子的心事,就像指向高山和流水。隴驛的凄涼,卻害怕被號角吹響的哀傷城頭所影響。此地的情感,為他凝視不舍,淡月和清霜之間。巡檐的事情如何,只是在寒冷的歲月里相互誓約而已。
詩意和賞析:
《酹江月(梅)》以描繪自然景物為主題,通過描述梅花的初次綻放和春風的輕盈,表達了對春天的歡迎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詩中的梅花象征著堅強和不畏艱難的精神,而春風則代表著新生和希望。作者通過對梅花和春風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和追求理想的向往。
詩中還融入了一些人生哲理和情感表達。詩人提到了姑射神游和壽陽妝褪,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流轉,同時強調了內心的堅定和清凈。竹門和松戶象征著寧靜和安逸,代表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愿望和寄托。
最后幾句詩中,隴驛凄涼和被號角吹響的哀傷城頭呈現了一種凄涼的氛圍,暗示了人生中的離別和無奈。詩人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在這些景物之上,表達了對離別的留戀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人生中的無常和離別。它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深的共鳴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