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鷓鴣天(和古樂府韻送游景仁將漕夔門) / 作者:吳潛 |
去日春山淡翠眉。
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歸玉壘天應惜,舟過松江月半垂。
千萬緒,兩三卮。
送君不忍與君違。
書來頻寄西邊訊,是我江南腸斷時。
|
|
鷓鴣天(和古樂府韻送游景仁將漕夔門)解釋: 《鷓鴣天(和古樂府韻送游景仁將漕夔門)》是宋代吳潛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去日春山淡翠眉。
到家恰好整寒衣。
人歸玉壘天應惜,
舟過松江月半垂。
千萬緒,兩三卮。
送君不忍與君違。
書來頻寄西邊訊,
是我江南腸斷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吳潛歡送游景仁將軍漕運到夔門的情景。詩人借景抒發了自己的離愁別緒和江南之美。他在初春的山野中,眺望著青山,感嘆時光飛逝。當他回家時,正好整理出冬天的厚衣。他看到游景仁將軍歸來,心中感到珍惜,意味著他們的離別將至。當船只駛過松江時,半輪明月懸掛在天空中。詩人感嘆人生短暫,世事紛繁,而自己只能隨波逐流,情感糾結。他表達了對游景仁將軍的不舍之情,不忍與他分別。最后,他說自己經常給他寄信,詢問西邊的消息,這是他在江南憂傷離別時的心聲。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詩人的離愁別緒。他以春山淡翠、松江明月為背景,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感慨,以及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詩中運用了很多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春山淡翠眉"形象地描繪了春山的柔美,"舟過松江月半垂"則通過月亮的倒影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短暫。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思鄉之情和離愁別緒,展現了他對江南故土的眷戀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此外,這首詩還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士人情懷和離散思緒。詩人吳潛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下,表達了自己對家園的眷戀和對友人離別的無奈。整首詩詞既展示了作者個人的感受,又折射出了那個時代士人的普遍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