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戊午九月,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 / 作者:吳潛 |
重九先三日,領客上危樓。
滿城風雨都住,天亦相邀頭。
右手持杯滿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
徙倚闌干角,一笑與云浮。
望平疇,千萬頃,稻粱收。
江澄海晏無事。
贏得小遲留。
但恨流光抹電,假使年華七十,只有六番秋。
戲馬臺休問,破帽已颼颼。
|
|
水調歌頭(戊午九月,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解釋: 《水調歌頭(戊午九月,偕同官延慶閣過碧沚)》是宋代吳潛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陽先于三日,帶領客人登上高樓。滿城風雨都停止,天空也相邀同樂。右手持滿滿的酒杯,左手握住大螯,楊梅和菊花互相敬酒。倚靠在欄桿上,笑容與云彩飄浮。望著平坦的田野,千萬頃稻谷和糧食豐收。江河平靜,海洋安寧,沒有煩惱。只希望時光能稍稍放慢,即使年華已經七十,只有六個秋天。不要問馬戲臺的事情,破帽子已經破破爛爛。
詩意:
這首詩詞以重陽節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快樂安寧的場景。詩人與客人一同登上高樓,享受著風雨停歇的寧靜。他們舉杯暢飲,品嘗著美酒和美食,互相祝賀。詩人倚靠在欄桿上,面帶微笑,與云彩一起飄浮。他望著廣闊的農田,欣賞著豐收的景象。江河平靜,海洋寧靜,沒有煩惱和麻煩。然而,詩人對時光的流逝感到遺憾,希望時間能稍稍放慢。他意味深長地提到,即使已經七十歲,只有六個秋天,暗示人生短暫。最后,詩人表示不愿談及馬戲臺的事情,表達了對過去的遺憾和滄桑。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愉悅的場景,展現了重陽節的歡樂氛圍。詩人通過描繪風雨停歇后的寧靜景象,營造出一種安逸和欣喜的氛圍。他用鮮明的形象描寫了豐收的農田,表達了對豐收的喜悅之情。通過描述江河平靜、海洋寧靜的景象,詩人傳遞出一種寧靜與無憂的心境。
然而,詩人在表達歡樂和滿足的同時,又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和遺憾。他希望時間能稍稍放慢,暗示人生短暫,年華易逝。這種淡淡的憂傷在詩詞的最后部分更加明顯,詩人提到自己已經七十歲,只有六個秋天,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和悲涼。
最后兩句詩中的“不要問馬戲臺的事情,破帽子已經破破爛爛”,則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遺憾和滄桑。這句話暗示了詩人曾經經歷過不如意和顛沛流浪的經歷,現在已經年老,感嘆時光的無情和殘酷。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重陽節的歡樂氛圍和豐收的景象,同時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憂慮和對過去歲月的遺憾。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詩人表達了對寧靜、喜悅和短暫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