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江紅 / 作者:吳潛 |
“對一川平野,數間茅屋”九字分韻,以餞行色,蓋反騷也。
余得對字,就賦。
把手西園,有山色、波光相對。
金馬客,明朝飛棹,水肥帆駛。
問我年華旬并七,異鄉時景春巴二。
最堪憐、游子送行人,垂楊外。
聊小小,旌旗隊。
聊且且,笙歌載。
正冥_煙雨,許多情態。
南北枝頭猶點綴,東西玉畔休辭避。
待莼鱸、歸思動西風,相攜未。
|
|
滿江紅解釋: 《滿江紅》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吳潛。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對著一片平野,幾間茅屋。
九個字分成兩韻,表達了對離別的感慨。
我得到了這九個字,就寫下了這首詩。
把手伸向西園,眼前是山色和波光相映。
金馬客人,明朝乘船飛駛,水上的帆船順利。
問我年華已過七個旬,異鄉的時節像春天巴山的二月。
最令人憐憫的是,送別的游子和行人,他們站在垂柳之外。
只是小小的一支旌旗隊伍,
只是且且的笙歌聲。
正是煙雨蒙蒙,有許多情態。
南北枝頭仍然點綴著垂柳,
東西玉畔停下來,不再躲避。
等待著新鮮的莼菜和美味的鱸魚,思念在西風中涌動,
相互攜手未歸。
詩意和賞析:
《滿江紅》是一首別離之詩,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現了作者對離別的思念和對歸鄉的期待。
詩的開頭寫到了一片平野和幾間茅屋,簡潔地勾勒出了離別的背景。接著,作者以九個字分成兩韻的方式,表達了對離別的感慨和道別的色彩。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繪了手伸向西園的場景,山色和波光相映,給人以美好的印象。金馬客人乘船飛棹,水上的帆船順利行駛,展現了異鄉的景象。
詩中提到了作者已經七旬的年華,暗示了他的歲月已過,時光匆匆。異鄉的時節卻如春天的巴山二月般美好,引發了對歸鄉的渴望。
最后幾句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游子和送別的人的憐憫之情,他們站在垂柳之外,似乎很小很微不足道。旌旗隊伍和笙歌聲只是小小的存在,但在煙雨蒙蒙中卻顯得十分動人,展現了離別時的情感和氛圍。
詩的結尾提到了南北的枝頭依然點綴著垂柳,東西的玉畔停下來不再躲避,表達了對歸鄉的期待和希望。等待著新鮮的莼菜和美味的鱸魚,思念在西風中涌動,相互攜手未歸,體現了對歸鄉的向往和對團聚的期盼。
總的來說,這首《滿江紅》描繪了離別的情景和對歸鄉的渴望,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家園的眷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