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春(再用韻) / 作者:吳潛 |
嫩晴還更宜輕雨。
最好處、欲開未吐。
一點聘梅心,千古憑誰語。
臉霞暈錦嬌人處。
肯浪逐、紅圍翠舞。
銀燭莫高燒,春夢無多許。
|
|
海棠春(再用韻)解釋: 這首詩詞《海棠春(再用韻)》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海棠春(再用韻)
嫩晴還更宜輕雨,
最好處、欲開未吐。
一點聘梅心,
千古憑誰語。
臉霞暈錦嬌人處,
肯浪逐、紅圍翠舞。
銀燭莫高燒,
春夢無多許。
中文譯文:
春天的海棠花,嫩晴天氣更適合輕柔的雨水。
它最美好的階段,是在即將綻放而未完全開放之際。
一點點的花蕊勾起了梅花的情思,
千古以來,誰能夠真正理解它的語言呢?
花顏在夕陽下映出美麗的紅暈,
它愿意隨波逐流,與翠綠的叢林共舞。
請不要將銀燭點燃得太高,
春天的夢境并不會太長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中的海棠花,以及它所帶來的美好與情思。海棠花是一種嬌美的花朵,它在嫩晴的天氣中更顯得與眾不同,因此更適合輕柔的雨水滋潤。詩人稱海棠花在即將綻放但未完全開放時最為美好,這種狀態猶如梅花未開的花蕊,勾起了人們對梅花的思念和遐想。
詩中提到一點點的花蕊聘梅心,表達了詩人對海棠花所帶來情思的感慨。然而,這種情思千百年來,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和傳達。海棠花的美麗在夕陽的映襯下更加鮮艷奪目,它愿意隨波逐流,與翠綠的叢林共舞,展現出一種自由自在的姿態。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春天短暫的提醒。詩人告誡不要將銀燭點燃得太高,意味著春天的美好不會太長久,如同一場春夢,雖然美好但卻不會長久存在。
整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中的海棠花,通過對花朵的形態、色彩和情感的描繪,傳遞了詩人對春天美好與短暫的感慨,以及對人生和情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