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己未中秋中_書于老香堂) / 作者:吳潛 |
已是三堪樂,更是百無憂。
山朋溪友呼酒,互勸復爭酬。
釣水肥鮮鳊鱖,采樹甘鮮梨栗,罷稏一齊收。
樹底飛罷蓋,溪上放輕舟。
笑鴟夷,名已謝,利還謀。
蝸蠅些小頭角,何事被渠鉤。
春際鷺翻蝶舞,秋際猿啼鶴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當發,歸夢落三洲。
|
|
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己未中秋中_書于老香堂)解釋: 《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己未中秋中_書于老香堂)》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己未中秋中_書于老香堂)》
已是三堪樂,更是百無憂。
山朋溪友呼酒,互勸復爭酬。
釣水肥鮮鳊鱖,采樹甘鮮梨栗,飯罷稻一齊收。
樹底飛罷蓋,溪上放輕舟。
笑鴟夷,名已謝,利還謀。
蝸蠅些小頭角,何事被渠鉤。
春際鷺翻蝶舞,秋際猿啼鶴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當發,歸夢落三洲。
譯文:
已經是三番歡樂,更是百無憂愁。
山中的朋友和溪邊的伙伴呼喊著酒,相互勸酒,又爭相回酬。
垂釣水中肥美的鳊鱖,采摘樹上甘美的梨和栗子,吃完飯一起收拾稻谷。
樹底的鳥兒停止了歌唱,溪上的船只靜靜地停泊。
那些自稱聰明的人,名利已經失去,只剩下謀求利益。
蝸牛和蒼蠅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為何被牽引鉤所困擾。
春天里,白鷺翻飛,蝴蝶舞動;秋天里,猿猴啼叫,鶴鳥鳴唳,它們和我一同在這個世界中自在徜徉。
靠在船槳上,明天就要出發,回到夢想中的三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中樂、溪邊歡聚為主題,描繪了一幅自然和人文和諧相融的畫面。詩中山朋溪友相聚,互相邀請喝酒,友情濃厚。詩人描述了在山間垂釣的樂趣,以及采摘果樹的愉悅。他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景物描寫,如樹底飛鳥、溪上輕舟、春天的鷺翻和蝴蝶舞動,秋天的猿啼和鶴鳴,勾勒出山水間的恬靜和生機盎然的景象,與人物的歡聚形成鮮明對比。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
最后兩句“倚棹明當發,歸夢落三洲”表達了詩人即將離開山中歡樂的場景,重新踏上旅途,回到他夢寐以求的目的地。這兩句暗示了人生的旅程和歸宿,傳遞出對遠方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待。
整首詩以輕松愉快的語調和描寫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友情的熱愛,表達了一種寧靜、舒適的生活態度。詩人通過描繪山中樂、溪邊歡聚的情景,以及與自然的親密交融,傳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考。這首詩以其寫意的風格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宋代山水詩的特點,同時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士人追求自然與人文的理想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