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英臺近(和辛稼軒“寶釵分”韻) / 作者:吳潛 |
霧霏霏,云漠漠,新綠漲幽浦。
夢里家山,春透一犁雨。
傷心塞雁回來,問人歸未,怎知道、蝸名留住。
鏡中覷。
近年短發難簪,絲絲不禁數。
蕙帳塵侵,凄切共誰語。
被他輕暖輕寒,將人憔悴,正悶里、梅花殘去。
|
|
祝英臺近(和辛稼軒“寶釵分”韻)解釋: 《祝英臺近(和辛稼軒“寶釵分”韻)》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霧霏霏,云漠漠,新綠漲幽浦。
霧氣彌漫,云彩茫茫,翠綠的春意充盈在幽靜的港灣。
夢里家山,春透一犁雨。
在夢中思念故鄉的山川,春天透過犁雨的春雨。
傷心塞雁回來,問人歸未,怎知道、蝸名留住。
傷心的雁兒歸來,詢問人歸未歸,如何知曉,蝸牛般微小的名字是否還留存。
鏡中覷。
在鏡子里窺視。
近年短發難簪,絲絲不禁數。
近年來短發難以束起,一縷縷的發絲不勝其數。
蕙帳塵侵,凄切共誰語。
薰衣帳上塵土積攢,凄涼而切膚,與誰共同述說。
被他輕暖輕寒,將人憔悴,正悶里、梅花殘去。
受他的輕暖和輕寒之撫,使人憔悴不堪,正在密室中,梅花的殘敗逐漸離去。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充滿憂傷和離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以意象豐富的描寫營造出一種朦朧的氛圍,霧靄繚繞、云霧彌漫,與春色交織在幽靜的港灣之上。詩人在夢中思念故鄉的山川,表達了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詩中的傷心塞雁代表著離散的人們,他們返鄉詢問親友歸期,但卻無法得到確切的回答,這種無助和迷茫的感覺通過蝸牛的名字寓意得到了表達。
詩人還以個人的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近年來,短發成為時尚,但對于詩人來說,短發卻難以承載起發髻,這暗示了他對時代變遷的疏離感。薰衣帳上的塵土和發絲的凄涼,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寂寞和彷徨,他的情感與誰共鳴,又有誰能夠理解?
最后,詩人描述了他受他人溫暖和冷淡的影響,使得他的心靈逐漸憔悴。這種溫暖和冷淡交織在一起,使他感到困擾和痛苦,仿佛梅花在密室中逐漸凋謝。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抒發,以及對時代變遷和人際關系的思考,營造出一種憂傷、離別和迷茫的氛圍。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思鄉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境遇。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人們在時光流轉中所經歷的離別、思念、疏離和無助的情感體驗,引發讀者對生命和人際關系的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