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 / 作者:吳潛 |
老子百般足,無事可閑憂。
幾年思返林壑,今日愿方酬。
潦倒戲衫舞袖,郎講門槌拍板,端的這回收。
日月兩浮轂,身世一虛舟。
想鷦鷯,與鴻鵠,不相謀。
驚鱗萬里深逝,誰肯更吞鉤。
醉則北窗高臥,醒則南園行樂,莫莫更悠悠。
云在山中谷,月在水中洲。
|
|
水調歌頭解釋: 《水調歌頭》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老子百般足,無事可閑憂。
幾年思返林壑,今日愿方酬。
潦倒戲衫舞袖,郎講門槌拍板,端的這回收。
日月兩浮轂,身世一虛舟。
想鷦鷯,與鴻鵠,不相謀。
驚鱗萬里深逝,誰肯更吞鉤。
醉則北窗高臥,醒則南園行樂,莫莫更悠悠。
云在山中谷,月在水中洲。
詩意:
《水調歌頭》表達了詩人吳潛的閑適心境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人以自己的生活狀態來反映他的思考和感受,表達了他對逍遙自在、超脫塵世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述了詩人內心的愉悅和追求自由的心情。首先,詩人表示自己滿足于現狀,沒有什么事情可以使他煩惱。然后,他思念著過去在山林間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能夠重返那片自然之境。他以自娛自樂的方式,戲謔地舞動衣袖,敲擊門槌和木板,表達了他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詩中的"日月兩浮轂,身世一虛舟"表達了詩人的感慨,認為人生如同一只虛舟,而太陽和月亮則像是兩個浮在水面上的輪子,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
詩中還通過比較"鷦鷯"和"鴻鵠",表達了詩人與普通人和權貴的不同命運和志向,他們不會有共同的目標和謀劃。
詩的最后兩句"驚鱗萬里深逝,誰肯更吞鉤"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卓越和突破的渴望,他希望能夠超越平庸的生活,追逐更高的目標。
整首詩以簡潔的句式、明快的語言和具象的意象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自然和個人命運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由、追求和夢想的追求,傳達了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