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調歌頭(題煙雨樓) / 作者:吳潛 |
有客抱幽獨,高立萬人頭。
東湖千頃煙雨,占斷幾春秋。
自有茂林修竹,不用買花沽酒,此樂若為酬。
秋到天空闊,浩氣與云浮。
嘆吾曹,緣五斗,尚遲留。
練江亭下,長憶閑了釣魚舟。
矧更飄搖身世,又更奔騰歲月,辛苦復何求。
咫尺桃源隔,他日擬重游。
|
|
水調歌頭(題煙雨樓)解釋: 《水調歌頭(題煙雨樓)》是宋代吳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客抱幽獨,高立萬人頭。
東湖千頃煙雨,占斷幾春秋。
自有茂林修竹,不用買花沽酒,此樂若為酬。
秋到天空闊,浩氣與云浮。
嘆吾曹,緣五斗,尚遲留。
練江亭下,長憶閑了釣魚舟。
矧更飄搖身世,又更奔騰歲月,辛苦復何求。
咫尺桃源隔,他日擬重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和抒發詩人內心感慨為主題。詩人吳潛以東湖煙雨中的煙霧迷蒙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開篇,詩人抱著幽獨的心情站在高處,俯瞰眾人,顯示出詩人的超然和獨立。接著,詩人描述了東湖千頃水面上飄散的煙雨,這里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詩人感嘆時間的無情,難以預料未來的發展和人生的轉折。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物質欲望的抵制。茂密的林木和修竹自有其美,不需要購買鮮花和名酒來增添樂趣,這種心境與自然相融合的快樂是無價之寶。詩人通過這種對自然的頌揚,傳達了一種超越物質欲望的精神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秋天的天空廣闊無垠,詩人將自己的豪情與浩瀚的云彩相比,表現出對自由自在的向往。詩人嘆息自己和同輩人的命運,他們受限于塵世的瑣事,無法追求自己內心真正的樂趣。詩人回憶起過去在練江亭下釣魚舟的閑適時光,對往昔的美好懷念。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他感嘆現實世界與桃源之鄉相隔甚遠,但在將來的某一天他希望能再次回到那個理想中的世界。
《水調歌頭(題煙雨樓)》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中融合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對物質欲望的超越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