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乞米帖后 / 作者:姜夔 |
銀鉤鐵畫太師字,從人乞米亦可憐。
五倉空虛胃神哭,竟日悄悄無炊煙。
仙人留書方服氣,道士辟谷期引年。
人生不食浪自苦,獨不見子桑鼓琴十日雨。
|
|
書乞米帖后解釋: 《書乞米帖后》是宋代姜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銀鉤鐵畫太師字,
從人乞米亦可憐。
五倉空虛胃神哭,
竟日悄悄無炊煙。
仙人留書方服氣,
道士辟谷期引年。
人生不食浪自苦,
獨不見子桑鼓琴十日雨。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書生向他人乞討米糧的情景,通過描繪他的生活窘迫和孤寂,抒發了對生活困苦的感嘆和對追求自我修養的渴望。詩中融入了儒、道兩家的思想元素,表達了對仙人和道士的仰慕。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素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追求。首句“銀鉤鐵畫太師字”描繪了書生的身份,銀鉤鐵畫指的是書法的技藝精湛,太師字則暗示了他的文化修養。接著描述了他向他人乞討米糧的窘迫,表達了自己的無奈與可憐。“五倉空虛胃神哭”形象地描繪了他胃空虛的痛苦和內心的悲涼。
接下來的幾句中,仙人和道士成為了他的憧憬對象。仙人留書表示仙人的智慧和高尚,讓他受到了鼓舞和啟發。而道士的辟谷期則是對道家修煉養生之道的向往,引年指的是延年益壽的愿望。這些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渴求。
最后兩句“人生不食浪自苦,獨不見子桑鼓琴十日雨”表達了作者對于奮斗和追求的思考。他認為人生不應該追求虛浮的享受,否則會自食其苦。而子桑鼓琴十日雨則是指的是傳說中的子桑,他為了修行,連續彈奏琴十日雨,展示了對追求藝術和修養的堅持。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書生的困苦生活和對仙人、道士的向往,表達了對物質生活的反思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既有現實的痛苦和無奈,又有對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憧憬,展現了宋代時期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態和思想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