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夜啼 / 作者:姜夔 |
老烏棲棲飛且號,晨來枝上啄楮桃。
楮桃已空楮葉死,猶啄枯枝覓蟲蟻。
老烏賦分何其貧,未啼已被鄰公嗔。
吁嗟老烏不自省,墻頭屋上紛成群。
吳中貴游重鸚鵡,千金遠致能言語。
花底紅絳鄭袖擎,盤中碧果秦宮取,天生靈物得人憐,過者須來鸚鵡邊。
老烏事事無足錄,人間猶傳夜啼曲。
|
|
鳥夜啼解釋: 《鳥夜啼》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姜逵。通過描繪一只老烏鴉的夜晚啼叫,表現出它在衰老、孤獨和被忽視的狀態下的無奈和悲涼。
詩詞中的老烏鴉在夜晚高枝上飛翔,發出哀號。清晨來臨時,它啄食著空空如也的楮桃,楮葉凋零,仍啄食著干枯的枝椏,尋找著蟲蟻。老烏鴉的生活貧困,沒有足夠的食物,甚至在未啼之前就已經受到鄰公的責罵。然而,老烏鴉卻沒有自省的覺悟,它在墻頭和屋頂上聚集了一群同伴。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吳中地區富有的貴族,他們遠道而來,帶來了可以說話的鸚鵡,價值千金。鄭袖手持紅絳花,盛放著取自秦宮的碧果,這些美好的事物都被天生靈物的鸚鵡所珍愛。經過這里的行人都必須前來觀賞鸚鵡。老烏鴉的一切行為都無法得到記錄,但人們仍然傳頌著它的夜晚啼叫的曲調。
這首詩詞通過對老烏鴉的描寫,表達了生活在困境中的孤獨和無奈之感。老烏鴉在衰老中失去了食物的來源,被忽視和遭到責罵。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富貴人家的貴族和他們養的鸚鵡,他們享受著美好的事物和熱鬧的生活。整首詩詞透露出對社會不公和貧富差距的思考,以及對被遺忘和邊緣化的弱者的同情和關注。
這首詩詞通過對老烏鴉和鸚鵡的對比,呈現了不同生活境遇下的差異與反差。它以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老烏鴉的生活狀態,通過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對弱者命運的關切。整首詩詞以寓言的形式,讓讀者在對比和反思中體味生活的無常和不公,引發對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深入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