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捉搦歌 / 作者:張祜 |
門上關,墻上棘,窗中女子聲唧唧。
洛陽大道徒自直。
女子心在婆舍側,嗚嗚籠鳥觸四隅。
養男男娶婦,養女女嫁夫。
阿婆六十翁七十,不知女子長日泣,從他嫁去無悒悒。
|
|
捉搦歌解釋: 《捉搦歌》
門上關,墻上棘,
窗中女子聲唧唧。
洛陽大道徒自直,
女子心在婆舍側,
嗚嗚籠鳥觸四隅。
養男男娶婦,
養女女嫁夫。
阿婆六十翁七十,
不知女子長日泣,
從他嫁去無悒悒。
譯文:
大門緊閉,城墻上長滿尖刺,
窗戶里傳來女子的哭聲。
洛陽的大道直直延伸,
而女子的心卻留在婆家側,
不停地哀鳴,像籠中的困鳥觸碰四壁。
男子生兒子,就娶妻,
女子生女兒,就嫁人。
六十七十歲的老婆婆和老爺爺,
不知女子日夜悲泣,
從她們嫁出去后沒有一刻安寧。
詩意和賞析:
《捉搦歌》是唐代張祜的作品,描寫了女子在家庭中的無奈和無助。詩中的女子無法自主決定自己的婚姻,她們要隨從家人的安排去嫁給陌生的男人。婚姻并非出于愛情和意愿,而是一種被迫從屬的關系。
詩中提到的大門緊閉、墻上的尖刺和窗戶里的女子哭聲,都象征著女子被限制在家庭中,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命運。而洛陽大道直直延伸,卻不能帶她們到遠方,讓她們擺脫束縛。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阿婆和老爺爺對女子嫁出去后的不關心,他們不知道女子的內心在婆家中經歷了什么困苦和痛苦。女子在家庭中被看作是無價值的,她們的苦泣無人理會,婚姻帶來的無奈使她們難以擺脫日常生活的重壓。
《捉搦歌》以簡潔的句子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女子在封建家庭中的困境,表達了作者對女性命運的關注和同情。這首詩豐富的形象和深刻的意境使其成為了唐代女子命運詩的經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