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 / 作者:張祜 |
荊臺呈妙舞,云雨半羅衣。
裊裊腰疑折,褰褰袖欲飛。
霧輕紅躑躅,風艷紫薔薇。
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
|
|
舞解釋: 詩詞:《舞》
作者:張祜
朝代:唐代
荊臺呈妙舞,
云雨半羅衣。
裊裊腰疑折,
褰褰袖欲飛。
霧輕紅躑躅,
風艷紫薔薇。
強許傳新態,
人間弟子稀。
中文譯文:
在荊臺上展示著婀娜多姿的舞蹈,
云雨般的紗衣隱約飄動。
纖腰柔美,仿佛會折斷一般,
寬袖如翅膀般欲要飛翔。
輕霧中,紅色的花朵搖曳生姿,
風中艷麗的紫色薔薇花。
勉強承諾傳承新的舞姿,
如今世間已鮮見這樣的舞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舞者在荊臺上翩翩起舞的景象,展示了她優美的形態和動作。舞者身著半透明的紗衣,仿佛云霧繚繞,給人一種飄渺的感覺。她的腰肢纖細柔美,幾乎看起來會折斷,袖子寬大如翅膀一般,似乎隨時都要飛翔起來。
詩中出現了霧、紅色躑躅和紫色薔薇等意象,增添了詩歌的藝術感。霧輕輕地彌漫在空中,將舞者裝點得更加神秘動人。紅色的躑躅花在輕霧中搖曳生姿,與舞者的舞姿相得益彰。同時,風中盛開的紫色薔薇花也為整個舞蹈場景增添了艷麗的色彩。
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這位舞者能夠傳承并展示新的舞蹈風格。然而,如今在人間很難再找到像她這樣出色的舞者了,這也映射出舞蹈藝術在當時已經稀缺的情況。
整首詩通過生動的描寫和細膩的意象,展示了舞者的美麗和舞蹈的優雅。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對舞蹈藝術的熱愛和對優秀舞者稀缺的憂慮。這首詩具有唐代詩歌的典型特點,融合了形象描寫和抒發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