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李楫宅 / 作者:王維 |
閑門秋草色。
終日無車馬。
客來深巷中。
犬吠寒林下。
散發時未簪。
道書行尚把。
與我同心人。
樂道安貧者。
一罷宜城酌。
還歸洛陽社。
|
|
過李楫宅解釋:
《過李楫宅》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閑門秋草色,
終日無車馬。
客來深巷中,
犬吠寒林下。
散發時未簪,
道書行尚把。
與我同心人,
樂道安貧者。
一罷宜城酌,
還歸洛陽社。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經過李楫的宅院時的景象和感受。詩人來到李楫的宅院,看到閑敞的大門前秋天的草色,整天都沒有車馬經過。在宅院的深巷中,聽到狗在寒冷的林下吠叫。詩人的頭發散亂,還未來得及梳理。他手持道書,在行走中不停地閱讀。在這個宅院里,還有一個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他們都喜歡追求道德的修養。他們一起結束了在宜城的飲宴,返回洛陽的社交圈。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約的語言,表現了王維對清凈寧靜生活的向往和對道德修養的追求。詩中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閑適的感覺,宅院內幾乎沒有車馬的喧囂,只有秋草靜靜地生長。深巷中的吠聲和寒冷的林下增添了一絲凄涼的氛圍。詩人自己的形象也是樸素而質樸的,他的頭發散亂,手持道書行走,表現出他專注于修身養性的態度。詩的最后,詩人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結束了在宜城的宴會,回到洛陽的社交圈,這也可以理解為他們回歸了更加繁忙的生活,但他們依然樂于追求道德和安貧樂道。
這首詩詞以其簡潔的語言、深沉的意境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而聞名。它表達了王維對于內心寧靜、追求道德和超越物質欲望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子對于清凈生活和道德修養的追求。整首詩情感內斂,留白之處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讓人們在喧囂的現實世界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