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夕對月 / 作者:羅隱 |
夜月色可掬,倚樓聊解顏。
未能分寇盜,徒欲滿關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頑。
姮娥謾偷藥,長寡老中閑。
|
|
秋夕對月解釋: 中文譯本:
秋夕對月
夜晚月色如潔凈的水滴,在樓上靠著望著月亮。
心中雖未能分辨盜賊的真實面貌,卻放到滿足通過關山。
背部受冷感覺像金制的蟾蜍一般滑溜,渾身感到寒意如同冰冷的玉兔固執不化。
美麗的姮娥只顧著竊取仙丹,而我卻成了長寡老人在中間無所作為。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夕之夜為背景,通過對月亮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在寂靜的夜晚的感慨和加深思索。作者利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來傳達他的感受。他坐在樓上,倚著望月,心中思緒萬千。雖然他不能分辨出真正的盜賊,但他卻渴望滿足通過關山的愿望。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感受到寒冷,感覺背部冰涼,仿佛是摸到了金蟾蜍一樣滑溜。整個身體感到冷寒,如同堅硬冰冷的玉兔般頑固。而姮娥則只顧著貪圖仙丹,而作者卻感到自己如同寡婦一般孤獨無助。
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羅隱的獨特的語言和想象,表達了作者在秋夕之夜的孤獨和內心的追求,同時也傳達了對人生徒勞無功的感嘆。作者通過描繪夜晚的月亮,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情感和心境。通過金蟾蜍和玉兔的比喻,創造出了一種寒冷的氛圍,形容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沉思。這首詩充滿了藝術的想象力,同時也透露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整體上,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渴望以及對自身境遇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