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征士魏員外 / 作者:羅隱 |
家遁蘇門節,清貧粉署官。
不矜朝命重,只恨路行難。
窗曉雞譚倦,庭秋蝶夢闌。
羨君歸未得,還有釣魚竿。
|
|
寄征士魏員外解釋: 《寄征士魏員外》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遁隱的情懷和對征戰生活的不滿。
中文譯文:
家遁蘇門節,
清貧粉署官。
不矜朝命重,
只恨路行難。
窗曉雞譚倦,
庭秋蝶夢闌。
羨君歸未得,
還有釣魚竿。
詩意和賞析:
詩人羅隱在詩中描述了自己遁隱山水之間的生活以及對征戰生活的不滿。
詩的第一句“家遁蘇門節”,表達了詩人選擇遁入山水之間的生活,避開塵囂,舍棄名利。第二句“清貧粉署官”,描繪了詩人清貧的生活狀態,他并不貪求官職和富貴。第三句“不矜朝命重”,表明詩人并不看重朝廷的招命,不愿為官所累。第四句“只恨路行難”,抒發了詩人對長途旅行的辛苦和不滿。
下半首的詩句從日常生活中細致描繪了詩人的心境。第五句“窗曉雞譚倦”,揭示了詩人早晨醒來時雞鳴聲的厭倦感,表達了詩人對充實的日常生活的向往。第六句“庭秋蝶夢闌”,暗示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追求與自然相融的向往。最后兩句“羨君歸未得,還有釣魚竿”,表達了詩人羨慕友人可以歸隱山林的自由生活,而自己卻因為環境的限制無法實現。釣魚竿則象征了自由的生活方式。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寫出了詩人對于遁官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對征戰生活的不滿與無奈之情。通過描繪詩人內心的糾結和追求,表達了唐代士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思念和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