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東門 / 作者:孟郊 |
餓馬骨亦聳,獨驅出東門。
少年一日程,衰叟十日奔。
寒景不我為,疾走落平原。
眇默荒草行,恐懼夜魄翻。
一生自組織,千首大雅言。
道路如抽蠶,宛轉羈腸繁。
|
|
出東門解釋: 《出東門》是唐代詩人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饑骨的馬也振奮起來,我獨自驅車離開東門。
年輕人一天的行程,老人十天才趕得上。
寒冷的景色并不在乎我,我快速奔馳在平原上。
眼神落寞,荒草叢生的道路上行走,害怕黑夜的幽靈翻騰。
我一生自己組織,創作了千首高雅的詩言。
道路像蠶一樣蜿蜒,曲折地困擾著我紛亂的心緒。
詩意:
《出東門》描繪了一個孤獨而奔波的行者的形象,他騎著瘦弱的馬,離開東門,孑然一身。他快速行進,無論是寒冷的天氣還是艱難的道路都無法阻擋他前行的步伐。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但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一生中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詩篇。整首詩傳達了孟郊對于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對于創作的堅持,同時也表達了孤獨與矛盾的存在。
賞析:
《出東門》以簡練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行者的旅途和內心體驗,通過對比饑餓的馬與行者的決心,展現了行者面對困境時的堅毅和勇氣。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少年和衰叟的對比,突出了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變遷。孟郊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行者的內心世界,反映了自身的境遇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中的"一生自組織,千首大雅言"表達了孟郊對于創作的自信和追求,同時也展現了他作品豐富多樣的風貌。"道路如抽蠶,宛轉羈腸繁"這句形象的比喻,生動地描繪了行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與糾結。
整首詩篇通過簡練而有力的語言,傳達了孟郊對于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對于創作的熱情。它啟示人們要堅持自己的信念,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同時也表達了孟郊內心的孤獨和矛盾感,使讀者對于人生的追求和意義產生深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