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坊歌兒 / 作者:孟郊 |
十歲小小兒,能歌得朝天。
六十孤老人,能詩獨臨川。
去年西京寺,眾伶集講筵。
能嘶竹枝詞,供養(yǎng)繩床禪。
能詩不如歌,悵望三百篇。
|
|
教坊歌兒解釋: 《教坊歌兒》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十歲小小兒,
能歌得朝天。
六十孤老人,
能詩獨臨川。
去年西京寺,
眾伶集講筵。
能嘶竹枝詞,
供養(yǎng)繩床禪。
能詩不如歌,
悵望三百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兩個不同年齡段的人,一個是十歲的小孩,能歌善舞,唱得天花亂墜;另一個是六十歲的老人,能夠吟詩作對,孤獨而自得其樂。詩中提到了去年在西京的寺廟里,有很多的演藝人員聚集在一起舉行講筵(講學會),小孩能夠嘶吼唱著竹枝詞(流行歌曲),老人則在供奉的繩床和禪室中默默吟詩。然而,盡管老人能夠?qū)懺姡⒉蝗缧『⒌母璩獎尤耍@使得他感到惋惜,悵望著自己寫下的三百篇詩作。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十歲小孩和六十歲老人的才藝表現(xiàn),表達了時光的流轉(zhuǎn)和人生的變遷。小孩代表著年輕、活力和朝氣,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而老人則象征著歲月的積淀和智慧的積累,他們各自展示著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
詩人孟郊在這首詩中抒發(fā)了自己對時光流轉(zhuǎn)的思考和對自身才華的反思。他感嘆自己寫下的大量詩作雖然有一定的文學價值,但與小孩歌唱的動人之處相比,顯得有些黯然失色。這種對自身才華的懷疑和自省,體現(xiàn)了詩人對藝術追求的不斷探索和追尋更高境界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兩個不同年齡段的人物形象,通過對比表達了對自身才華和藝術表達方式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人生和藝術的深刻感悟,同時也呈現(xiàn)了唐代社會中的文化氛圍和藝術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