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山行 / 作者:孟郊 |
眾虻聚病馬,流血不得行。
后路起夜色,前山聞虎聲。
此時游子心,百尺風中旌。
|
|
京山行解釋: 《京山行》是唐代詩人孟郊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一幅宛如畫卷的場景,表達了游子離鄉背井的艱辛和內心的愁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眾虻聚病馬,流血不得行。
Aswarmofhorsefliesgathersonsickhorses,preventingthemfrommovingfreely.
后路起夜色,前山聞虎聲。
Behind,thenightfalls,andinfront,thesoundoftigerscanbeheard.
此時游子心,百尺風中旌。
Atthismoment,theheartofatravelerislikeaflagflutteringinthewind,standingtallinthefaceofadversity.
《京山行》通過生動的描寫和意象,將詩人在旅途中的艱辛和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眾虻聚病馬,流血不得行,形象地描繪了旅途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虻蟲寄生在患病的馬匹身上,導致馬匹不得不停下來治療,行進受阻。后路起夜色,前山聞虎聲,詩中描寫了夜幕降臨、黑暗籠罩,以及遠處傳來的虎吼聲,給人一種不安和恐懼感。詩中提到的游子心,百尺風中旌,則象征著游子在困境中的堅定和努力。他的內心像一個百尺高的旗幟,雖然在風中不斷飄揚,卻從未倒下。
整首詩通過描寫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把詩人在旅途中面臨的困難和孤獨感傳達給讀者。詩中并沒有過多情感的抒發,而是通過描繪場景來表達情感,給人一種寂寞、壓抑的感覺。詩人孟郊在這首詩中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游子離鄉背井的艱辛,以及他們堅持不懈的精神。整首詩意境深遠,抒發了詩人對游子命運的思考和對堅持不懈奮斗精神的贊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