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道月上人 / 作者:孟郊 |
僧貌凈無點,僧衣寧綴華。
尋常晝?nèi)招?,不使身影斜?br/> 飯術(shù)煮松柏,坐山敷云霞。
欲知禪隱高,緝薜為袈裟。
|
|
贈道月上人解釋: 詩詞:《贈道月上人》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明亮的月光下,這位道士的容貌純潔無暇,他身穿的道袍沒有華麗的點綴。白天,他行走時,身影一直筆直,不傾斜。他的飯食是用松柏火煮而成,他坐在山中,散發(fā)著云霞的光輝。若想知道他修行的高深境界,就要去他布置的薜荔谷,那里像他的袈裟一樣飄垂。
中文譯文:
道士居于月亮之上,
容貌清凈無瑕疵,
道袍上沒有點綴的華麗,
白天他行走時筆直如斜。
用松柏炊煮食物,
坐在山間散發(fā)云霞,
若想知道道士禪隱的高境界,
去緝住薜荔谷,像他的袈裟一樣懸掛。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道士為主題,通過描述他的容貌、行為和修行方式,展現(xiàn)了道士的純潔和超凡脫俗的形象。
詩中道士的容貌被形容為“清凈無瑕疵”,他的袍服沒有點綴的華麗,顯示了道士淡泊名利的品質(zhì)。他行走時身影筆直,不傾斜,突顯了他的自律和修行的堅持。
道士的飯食使用松柏炊煮,坐在山間,散發(fā)著云霞的光彩,表現(xiàn)了他與自然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他在山中修行的生活方式。詩中還提到了薜荔谷,表示了道士修行的地方,與他的袈裟一樣,掛在空中。
整首詩通過描繪道士的容貌、行為和修行方式,表現(xiàn)了道士的高尚品質(zhì)和與自然的融合,寄托了詩人對道家修行之道的贊美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