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獻漢南樊尚書 / 作者:孟郊 |
天下昔崩亂,大君識賢臣。
眾木盡搖落,始見竹色真。
兵勢走山岳,陽光潛埃塵。
心開玄女符,面縛清波人。
異俗既從化,澆風亦歸淳。
自公理斯郡,寒谷皆變春。
旗影卷赤電,劍鋒匣青鱗。
如何嵩高氣,作鎮楚水濱。
云鏡忽開霽,孤光射無垠。
乃知尋常鑒,照影不照神。
|
|
獻漢南樊尚書解釋: 《獻漢南樊尚書》是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詩中表達了時局的動蕩和大君的明察,以及賢臣樊尚書的辨別能力和忠誠。
詩中用“眾木盡搖落,始見竹色真”來形容天下的動蕩,意味著在亂世中才能看清真正的賢臣。而“兵勢走山岳,陽光潛埃塵”則描繪了戰火紛飛的景象,表現了時局的緊張和不穩定。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樊尚書的杰出才干和忠誠。他象征著清波人,以心開玄女符,面縛清波人,說明他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將理念付諸實踐。此外,他的影響力也使得異俗從化,澆風歸淳。
在最后的幾句中,詩人講述了樊尚書的影響力和功績。他的出現像是鎮壓了敵對勢力,令楚水濱恢復了平靜。“云鏡忽開霽,孤光射無垠”形容了樊尚書的光輝,他的智慧和忠誠猶如一束孤光。
通過這首詩,孟郊表達了對亂世的憂慮和對賢臣的贊頌。通過描繪動蕩的時局和樊尚書的才干和忠誠,詩人讓讀者領悟到了時代的重要性和賢臣的珍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