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張籍 / 作者:孟郊 |
夜鏡不照物,朝光何時升。
黯然秋思來,走入志士膺。
志士惜時逝,一宵三四興。
清漢徒自朗,濁河終無澄。
舊愛忽已遠,新愁坐相凌。
君其隱壯懷,我亦逃名稱。
古人貴從晦,君子忌黨朋。
傾敗生所競,保全歸懵懵。
浮云何當來,潛虬會飛騰。
|
|
寄張籍解釋: 《寄張籍》是孟郊所寫的唐代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夜鏡不照物,朝光何時升。
在夜晚的鏡子中看不到物象,早晨的光芒何時會升起。
黯然秋思來,走入志士膺。
憂郁的秋思襲來,使人走進了志士的胸懷。
志士惜時逝,一宵三四興。
志士珍惜時光的流逝,一夜之間有三四次振奮。
清漢徒自朗,濁河終無澄。
明亮的漢水只是自我照耀,渾濁的河水終究無法變得清澈。
舊愛忽已遠,新愁坐相凌。
舊時的愛情已經遠去,新的憂愁又紛至沓來。
君其隱壯懷,我亦逃名稱。
你應該隱藏起你的壯志豪情,我也要逃避名利之事。
古人貴從晦,君子忌黨朋。
古人重視隱退避世,君子應當避免與黨派結交。
傾敗生所競,保全歸懵懵。
傾覆和敗亡源自于爭斗,保全自己只能陷入茫然的迷惘中。
浮云何當來,潛虬會飛騰。
那些飄浮的云彩何時會降臨,潛伏的巨龍又將翱翔飛騰。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夜晚的鏡子無法反映物象,象征著人們對過去的回憶模糊不清。秋天的憂思使人沉浸在對人生意義的思考之中,進而走進志士的胸懷,感受到志士珍惜時間、追求理想的精神。然而,明亮的漢水只是自我照耀,無法改變渾濁的河水的本質,這可能暗示了社會現實的困境和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作者在詩中提到了舊愛逝去、新愁不斷的境況,反映了人們在人生中經歷各種情感變化的無常性。在最后幾句中,作者呼吁隱退和避世,認為從古人身上可以看到重視隱退的智慧,而君子則應該避免卷入黨派之爭。最后兩句則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人生未知的擔憂,期待著美好的變化和希望的到來。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考,通過對時光流逝、人生變遷和社會現實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人生意義和時代命運的思索。它以詩人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表達,引發讀者對人生價值和現實困境的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