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張籍 / 作者:孟郊 |
未見天子面,不如雙盲人。
賈生對文帝,終日猶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有時獨齋心,仿佛夢稱臣。
夢中稱臣言,覺后真埃塵。
東京有眼富不如,西京無眼貧西京。
無眼猶有耳隔墻,時聞天子車轔轔。
轔轔車聲輾冰玉,南郊壇上禮百神。
西明寺后窮瞎張太祝,縱爾有眼誰爾珍。
天子咫尺不得見,不如閉眼且養真。
|
|
寄張籍解釋: 《寄張籍》是唐代詩人孟郊所作,表達了對于政治境遇的牢騷和對官場的失望。
詩中以寄托寓意的形式,寫出了作者無法見到天子,卻看到宮廷中的盲人,通過對比,表達出對朝廷腐朽和政治黑暗的不滿。詩中還提及了賈生對文帝的憂國憂民之情,以及孔子對盲人的同情和失望。
詩的整體意境較為沉重,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公,詩中時而透露出一絲對未來的期望,但又很快被現實的冷酷所打破,給人一種無奈和悲涼的感覺。
詩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未見天子面,不如雙盲人。
賈生對文帝,終日猶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
有時獨齋心,仿佛夢稱臣。
夢中稱臣言,覺后真埃塵。
東京有眼富不如,西京無眼貧西京。
無眼猶有耳隔墻,時聞天子車轔轔。
轔轔車聲輾冰玉,南郊壇上禮百神。
西明寺后窮瞎張太祝,縱爾有眼誰爾珍。
天子咫尺不得見,不如閉眼且養真。
詩中的寓意主要在于抨擊當時朝廷政治的黑暗和愚昧,以及對智者的失望和對夢幻未來的虛空期待。作者通過對比盲人和賈生、孔子的形象,傳達出自己對官場的失望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以及對天子近在咫尺而無法接觸的無奈和苦悶。
這首詩詞的賞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首先,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比盲人和賈生、孔子的形象,凸顯出對智者和賢臣的珍視和不幸。其次,詩中盡顯了對當時政治亂象的不滿,以及對朝廷干預民間生活的批判。最后,詩中所表達的苦悶和無奈情緒,以及對未來的虛空期待,與作者自身的經歷和心境相映成趣。
總的來說,《寄張籍》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狀況的不滿和對智者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時代特點,也展現了唐代社會的一些問題和局限。這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抨擊,讓讀者在對待現實的同時,也能夠審視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內心的真實需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