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晝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尋兄弟 / 作者:孟郊 |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
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
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
|
同晝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尋兄弟解釋: 《同晝上人送郭秀才江南尋兄弟》是唐代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
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
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孟郊和郭秀才同晝(即同一天)登上山頂,欣賞到眼前春天的美景,并與一位名叫高僧的人一同賞詩。他們站在山巔,手中拿著一片寶月(可能指月亮的影子或月光),共同欣賞著美景。溪水彎曲多變,心中有無盡的感慨,水流聲伴隨著他們的對話。他們的聲音像飛鳥一樣傳向遠方,這里的江鴻是指孟郊的兄弟。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對友誼的珍視。
首先,詩人通過“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表達了自然界春天的生機勃勃和美麗景色的鮮明,伴隨著春光景色的映照,詩人的眼前充滿了詩意的色彩。
接下來,詩人與高僧共同賞詩,手中攜帶著片寶月,這里的寶月可能指的是月亮的倩影或者月光的照耀。這一形象化的描寫使得詩人與高僧之間形成了一種心靈的共鳴和交流,也顯現出他們對詩歌的熱愛和追求。
在第三和第四句中,溪水轉彎曲折,象征著人生的曲折和變化,而詩人的心靈也仿佛隨著溪水的彎曲而扭轉。水流的聲音穿越千里,伴隨著他們的對話,表達了對友誼的珍視和情感的傳遞。
最后兩句“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表達了詩人對兄弟之情的思念和渴望。飛鳴的聲音向著遠方傳遞,如同詩人對兄弟的思念,而江鴻則象征著詩人的兄弟。這里的江鴻既可以理解為孟郊真實的兄弟,也可以象征著其他親人或朋友。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追求、對親情的思念和對生命曲折變化的感悟。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和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孟郊對友誼和親情的珍視,以及對生命曲折變化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