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昭成閣不得,于從侄僧悟空院嘆嗟 / 作者:孟郊 |
欲上千級閣,問天三四言。
未尺數十登,心目風浪翻。
手手把驚魄,腳腳踏墜魂。
卻流至舊手,傍掣猶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萬痕。
老力安可夸,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歸,晝眼如黃昏。
常恐失好步,入彼市井門。
結僧為親情,策竹為子孫。
此誠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語,高天何由聞。
|
|
上昭成閣不得,于從侄僧悟空院嘆嗟解釋: 《上昭成閣不得,于從侄僧悟空院嘆嗟》是唐代孟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欲上千級閣,問天三四言。
未尺數十登,心目風浪翻。
手手把驚魄,腳腳踏墜魂。
卻流至舊手,傍掣猶欲奔。
老病但自悲,古蠹木萬痕。
老力安可夸,秋海萍一根。
孤叟何所歸,晝眼如黃昏。
常恐失好步,入彼市井門。
結僧為親情,策竹為子孫。
此誠徒切切,此意空存存。
一寸地上語,高天何由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孟郊在上昭成閣時的心情和思考。孟郊渴望登上千級閣樓,向上天詢問幾個問題,但他尚未登上幾十級樓梯,內心就被風浪所動蕩。他感到心神不寧,仿佛魂魄在墜落。然而,他卻發現自己只是在原地打轉,似乎還想繼續向前奔走。他感到自己年老疾病,只能自憐自悲,就像古老的木頭上有無數蟲蛀痕跡一樣。他認為自己的力量無法夸耀,就像秋天的浮萍只是大海中的一根草葉。他感到自己是一個孤獨的老人,不知道歸宿,他的眼睛在白天就像黃昏一樣昏暗。他常常擔心失去正確的步伐,走進那喧囂的市井之門。他以結交僧人為親情,以撫慰竹子為子孫,但這種情感只是虛無的存在。他抱怨自己的聲音只限于一寸地上,高天又如何能夠聽到他的呼喚。
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孟郊內心的迷茫、無力感和孤獨。孟郊通過欲登千級閣的形象,表達了他對知識、智慧和高遠境界的追求,但他卻發現自己無法達到目標,只是在原地徘徊。他感到自己的身體和精神都已衰老,無法擁有過去的力量和活力。他在社會中感到孤獨和迷失,擔心自己無法適應喧囂的市井生活。他將結交僧人和撫慰竹子作為他對親情和子孫的寄托,但他也認識到這種情感只是一種表面的安慰,無法真正填補他內心的空虛和迷茫。他的聲音只能局限于地面,無法傳達到遙遠的高天。整首詩詞通過對孟郊內心的獨白,展現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和對現實困境的感嘆,同時也表達了他對高遠理想和真實生活之間的矛盾的痛苦。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揭示了孟郊對人生的苦思和對現實的無奈,表達了他對自身處境的憂慮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風浪、驚魄、墜魂、老病、秋海萍等,增強了詩詞的感染力和藝術性。這首詩詞通過孟郊的心靈獨白,喚起讀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個體在宇宙中微弱存在的感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