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具詩·滬(吳人今謂之籪) / 作者:陸龜蒙 |
萬植御洪波,森然倒林薄。
千顱咽云上,過半隨潮落。
其間風信背,更值雷聲惡。
天道亦裒多,吾將移海若。
|
|
漁具詩·滬(吳人今謂之籪)解釋: 漁家用的漁具在吳地(今江蘇南部)被稱為籪。陸龜蒙寫了這首《漁具詩·滬(吳人今謂之籪)》,描述了漁具在洪水中的表現(xiàn)和漁民的命運。
中文譯文:
萬植草木長向浩瀚的洪波中生長,茂密的樹木倒在波濤之上。
千頭魚兒在云上吞噬,過半?yún)s隨著潮水的退落。
風信背風飄逸而去,頂上還遭受雷聲的惡劣。
天道也是多變的,我決定遷移海邊去。
詩意:
這首詩以漁具籪為線索,描繪了洪水中漁民的困境。洪水猛烈,樹木倒塌,漁民的唯一生存手段漸漸變得無效。魚兒吞食云氣,漁民只能抓到一半,象征他們的收獲減少。風信向背,雷聲交加,暗示了艱難的自然環(huán)境。最后,詩人決定遷移到海邊,以尋求新的生計。
賞析:
這首詩以漁具為載體,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漁民的命運,抒發(fā)了作者對于環(huán)境變遷和生活困境的思考。洪水的猛烈,樹木的倒塌,漁民命運的轉(zhuǎn)變,都展示出一種不可控的力量。詩人以“風信背風”和“雷聲惡劣”這兩句描繪了漁民面對自然威脅時的默默承受,流露出對于不可預知命運的無奈。最后,詩人決定遷移海邊,尋求新的機遇,表達了堅韌不拔的生活態(tài)度和對于面對困境的勇氣。整首詩以簡潔的詞句,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境遇變遷的感受,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