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漁具詩·qF(吳人今謂之叢) / 作者:陸龜蒙 |
斬木置水中,枝條互相蔽。
寒魚遂家此,自以為生計。
春冰忽融冶,盡取無遺裔。
所托成禍機,臨川一凝睇。
|
|
漁具詩·qF(吳人今謂之叢)解釋: 詩詞:《漁具詩·qF(吳人今謂之叢)》
斬木置水中,
枝條互相蔽。
寒魚遂家此,
自以為生計。
春冰忽融冶,
盡取無遺裔。
所托成禍機,
臨川一凝睇。
中文譯文:
斬下木材置于水中,
樹枝相互交織遮蔽。
寒魚留在這里安家,
自以為這是生活的來源。
春天冰雪融化之時,
完全捕獲無遺后代。
原本寄托著禍害的機器,
在江邊凝望一片。
詩意和賞析:
《漁具詩·qF(吳人今謂之叢)》是唐代詩人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繪漁具,抒發了作者對漁夫生活的思考和觸動。詩詞的主題是漁具,漁夫的努力和生計。通過描述將木材斬下并置于水中,樹枝交織遮蔽的情景,表達了漁夫為了捕魚而搭建船網的辛勤勞動。
詩人以“寒魚”來象征漁夫,在這個漁夫自己搭建的漁網中安家立命,以此為生計。寒魚是指在寒冷的季節中,漁夫依靠釣魚來度日。詩人通過描繪漁夫的生計,表達了漁夫在艱苦的環境下努力謀生的理想和追求。
而后面的兩句“春冰忽融冶,盡取無遺裔。所托成禍機,臨川一凝睇。”則表達了一種轉折和深沉的意境。春天冰雪融化,冰面消失,漁夫可以盡情地捕魚,沒有絲毫障礙。雖然可以獲得豐收,但卻也在這個時候凝望著江邊的一片,暗示著人們對于漁夫生活所帶來的破壞和負面影響。
詩中寫景明快,用字簡潔,意境深遠。通過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于漁夫努力和生計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帶來的反思和警示。整首詩詞以漁具為載體,展現了唐代漁夫的辛勤勞動與追求,以此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