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和次前韻 / 作者:陸龜蒙 |
命既時相背,才非世所容。
著書糧易絕,多病藥難供。
夢為懷山數,愁因戒酒濃。
鳥媒呈不一,魚寨下仍重。
晚桁蓑兼褐,晴檐織帶舂。
著簽分水味,標石認田封。
此地家三戶,何人祿萬鐘。
草堂聊當貴,金穴任輕農。
把釣竿初冷,題詩筆未慵。
莫憂寒事晚,江上少嚴冬。
|
|
自和次前韻解釋: 《自和次前韻》是唐代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詩人的個人遭遇和情感抒發。
命運不順,才華無人欣賞。寫書飯碗易絕,多病而藥物難以購得。做夢時常想起遠山,憂慮因戒酒而更加沉重。鳥雖然傳信,但傳遞的信息各不一致,魚寨下面還是重壓著。晚上在船上穿著蓑衣和舊衣,晴天時在房檐下編織帶子。書寫簽約以獲取一點口糧,畫準標志來確認田地歸屬。這個地方只有三戶人家,有人卻享有萬鐘的祿位。舍棄了富貴的宅第,卻享受了輕松的農事生活。拿起釣竿初次感到涼意,寫詩的筆尖還未激發起來。不要擔心寒冬來得太遲,江上還是少有嚴冬的。
這首詩詞傳遞了詩人在命運低迷、個人境況艱難的時期中的內心感受。他生活貧困,身體多病,但仍然堅持著寫作和詩歌創作。通過描繪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內心的感受,詩人表達了他的苦難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詩中的景物描寫樸實而真實,語言簡練而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同時,詩人也透露出一種獨特的樂觀態度,堅信困境終將會過去,希望會到來。整首詩詞在表達詩人個人遭遇的同時,也擴展了對普遍人生境遇的思考,寄托了對未來的希望與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