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襲美醉中偶作見寄次韻 / 作者:陸龜蒙 |
海鶴飄飄韻莫儕,在公猶與俗情乖。
初呈酒務(wù)求專判,合禱山祠請自差。
永夜譚玄侵罔象,一生交態(tài)忘形骸。
憐君醉墨風(fēng)流甚,幾度題詩小謝齋。
|
|
奉和襲美醉中偶作見寄次韻解釋: 奉和襲美醉中偶作見寄次韻
海鶴飄飄韻莫儕,(海鶴騰空飛翔,不同于凡鳥)
在公猶與俗情乖。(身處官場,卻與庸俗之情相異)
初呈酒務(wù)求專判,(初次為酒部呈上請專門斷案之詩文)
合禱山祠請自差。(一同禱告于山神廟,請示自己該如何差遣,分送這首詩文)
永夜譚玄侵罔象,(永夜里,談?wù)撔畹乃枷脒M入象征)
一生交態(tài)忘形骸。(一生中的言行作風(fēng),早已忘卻形體)
憐君醉墨風(fēng)流甚,(憐憫你陶醉于墨癡迷的文人氣息)
幾度題詩小謝齋。(幾度作詩,贈于小謝齋)
這首詩是唐代陸龜蒙的詩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在官場上的區(qū)別于他人的高尚情操,以及他對清飲之道的追求。作者作為一個碧眼翠豎的海鶴,飄飄然不同于普通鳥類,不與世俗之情相投。剛開始,他將自己的詩文呈獻給酒務(wù)部,求請專人給他開具宴會辭令;又在山祠廟前向山神禱告,祈求能得到指引,確定如何將這首詩文分送。他的思想非常深邃,進入了象征性的境界。他的一生,他的交際感覺早就沒有了形體,模糊之中早已忘卻了。作者贊賞了一位深陷墨海的文人的身份,憐憫地說他多次作詩,送給小謝齋。整首詩旨在表現(xiàn)作者追求高尚情操和清飲之道的態(tài)度,以及對文人的贊賞和憐憫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