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襲美題支山南峰僧次韻 / 作者:陸龜蒙 |
眉毫霜細欲垂肩,自說初棲海岳年。
萬壑煙霞秋后到,一林風雨夜深禪。
時翻貝葉添新藏,閑插松枝護小泉。
好是清冬無外事,匡林齋罷向陽眠。
|
|
和襲美題支山南峰僧次韻解釋: 和襲美題支山南峰僧次韻
眉毫霜細欲垂肩,
自說初棲海岳年。
萬壑煙霞秋后到,
一林風雨夜深禪。
時翻貝葉添新藏,
閑插松枝護小泉。
好是清冬無外事,
匡林齋罷向陽眠。
詩詞的中文譯文:
眉毫上有霜跡,細膩得快要垂到肩上,
自言自語,說起自己初次來到海岳之地的歲月。
經過萬壑的煙霞之后,來到了秋天,
在一片松林中,風雨之夜沉浸在深深的禪境中。
有時翻動貝葉,增加新的藏書,
有時閑逸地插上松枝,保護著小泉。
清冬里最美好的莫過于這種無事可做的寧靜,
匡林齋罷,臉向陽光處入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陸龜蒙所作,是在和襲美題支山南峰僧人交流后所寫的。詩人描繪了自己身上的白發如同霜毫一般,細膩而輕柔,快要垂到自己的肩上。詩人回憶起自己初次來到海岳之地的年歲,想必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才有了現在的姿態。他形容自己經歷過萬壑的煙霞,來到了秋天,進入了深深的禪境中,仿佛置身于一片松林中,感受著風雨深夜帶來的靜謐與禪意。他以詩人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寄托在這片松林之中,通過翻動貝葉與插上松枝,共同描繪出一幅靜謐與寧靜的畫卷。他認為這種清冬,無外事可做的寧靜是最美好的,享受這份寧靜與舒適,像坐在匡林齋中,臉朝著溫暖的陽光處,入睡。
整首詩以寫景開頭,描繪了詩人面容的霜毫,給人一種美的感受。接著通過回憶自己的初次來到海岳之地,表達了詩人對時間和歲月的感慨與思考。然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禪境的追求和對內心平靜的向往。最后,通過對松林的描繪,把自己的心情與景物畫面相融合,展示了一種忘記紛擾,享受寧靜的態度。整首詩意深遠,通過景物描寫表達出詩人的情感,形成了一幅唯美、寧靜的畫面,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放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