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僧不遇 / 作者:陸龜蒙 |
棹倚東林欲問禪,遠公飛錫未應還。
蒙莊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門亦有關。
|
|
訪僧不遇解釋: 《訪僧不遇》是唐代詩人陸龜蒙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寫了詩人棹船來到東林,希望能夠見到僧人談論禪宗,但遠公卻飛去了別處,未能如愿。最后,蒙莊(陸龜蒙的別號)和弟子彼此一笑,詩人感慨空門菩薩也有煩惱之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棹船倚靠在東林,我想討教禪宗的事。
遠公飛去也未歸還頭戴僧帽的禮物。
蒙莊的弟子彼此一笑,我們議論著什么事情。
空門也會有所關心,這是何等的奇事呀。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禪宗的向往和追尋的心情。他來到東林,希望能和遠公見面,與他探討禪宗的道理,但卻未能如愿。不過,詩中的蒙莊和其他弟子互相對視一笑,似乎頗有所思。最后的兩句表明了即使是空門菩薩也有煩惱之事,并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和境界的思考。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禪宗的渴望,同時通過對蒙莊和弟子的對話,傳遞了一種人生的哲理,即即使在修行之道上,也難免有種種人事煩惱和糾結。整首詩情感內斂而深刻,被贊譽為具有哲理性和啟發性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