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上人院晨坐 / 作者:許渾 |
簟涼襟袖清,月沒尚殘星。
山果落秋院,水花開曉庭。
疏藤風裊裊,圓桂露冥冥。
正憶江南寺,巖齋聞誦經。
|
|
朗上人院晨坐解釋: 朗上人院晨坐,是一首唐代許渾的詩。該詩描述了作者清晨在一個僧人的院子里坐著的場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晨坐在朗上人的院子里,
涼爽的座墊和干凈的衣袖。
月亮已經下去,但星星還殘留。
院子里的山果在秋天掉落,
庭院里的水花在黎明開放。
藤蔓輕輕搖曳著,
月光下的桂花露珠閃閃發光。
我正回憶著江南的寺廟,
聽到了巖齋里傳來經文誦讀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清晨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一個僧人院子中的靜謐和寧靜。詩中的意象多以自然景物為主,如衣袖、月亮、星星、山果、水花、藤蔓、桂花等,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表現了作者的細膩情感和對自然的敏感。詩人通過描述清晨的靜謐景象,使讀者感受到了一種寧靜與安詳,引發人們對大自然、對生命的思考。
詩中的“簟涼襟袖清”描繪了作者坐在僧人院子中的涼爽和寧靜。作者用“月沒尚殘星”表達了月亮下去后星星還殘留的景象,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詩中還出現了山果落秋院、水花開曉庭的描寫,屬于描繪秋天的景物,增加了詩的層次感。
詩的后面兩句“疏藤風裊裊,圓桂露冥冥”運用了對藤蔓和桂花的描寫,通過風吹拂藤蔓和露水滴在桂花上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對秋天的描繪。
最后兩句詩“正憶江南寺,巖齋聞誦經”表達了作者在院子里靜坐時的思緒,回憶起江南的寺廟和在巖齋中聽到的誦經聲,進一步增強了詩的靜謐之感。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寺廟為背景,展示了作者對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受,同時也引導人們反思自己的內心世界,帶給讀者一種寧靜與思考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