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東岳焦煉師 / 作者:王維 |
先生千歲馀,五岳遍曾居。
遙識齊侯鼎,新過王母廬。
不能師孔墨,何事問長沮。
玉管時來鳳,銅盤即釣魚。
竦身空里語,明目夜中書。
自有還丹術,時論太素初。
頻蒙露版詔,時降軟輪車。
山靜泉逾響,松高枝轉疏。
支頤問樵客,世上復何如。
|
|
贈東岳焦煉師解釋:
譯文:
贈東岳焦煉師
先生年逾千歲,五岳均曾居。遠望齊侯奉鼎,新來王母降廬。無法師從孔墨,何事問長沮。玉管時來有鳳,銅盤即可釣魚。筆立飄然空中語,目明書寫夜深疏。自有還丹之術,時論太素方興初。屢次受到天子的賜詔,時常乘坐軟輪車。山靜泉聲逾響亮,松樹高枝轉疏。你問低頭思索的樵客,人們在世間又如何。
詩意:
本詩是王維贈送東岳焦煉師的作品。焦煉師是指在東岳泰山修行的仙人或道士。他是一個長壽者,曾在五岳中游歷,并得到了齊侯奉獻的鼎以及王母的賞賜。他精通道家的技藝,可以使玉管召喚鳳凰,用銅盤來釣魚。他在空中揮毫作畫,夜晚可以清晰地寫書。他還掌握了煉丹術,得到了當時太素的太平權威的認可。他多次受到天子的詔命,經常乘坐著輕巧華麗的輪車出行。山靜谷幽,松樹高矮錯落有致。然而,他追求長壽的同時,又開展了靈性修行,對這個世界懷有疑慮,通過與一個低頭思索的樵夫交談,揭示了世俗之外的更高境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神秘而卓越的仙人形象。詩人通過描寫焦煉師的特殊能耐和生活方式,展示了他超凡脫俗的境界和對世間塵囂的超然態度。焦煉師的能力與智慧與眾不同,他掌握了煉丹術和道家的技藝,有著令人羨慕的長壽和神奇的法力。但與此同時,焦煉師也面臨著對塵世的迷惘和憂慮。他的身處高山深林之中,與齊侯、王母等高貴的存在有所接觸,受到了世俗的褒獎與賜予,卻無法避免和普通人一樣遭受時間和現實的束縛。通過與低頭思索的樵夫的對話,焦煉師對塵世的憂慮與詩人的憂情互相映襯,使整首詩更有張力和深意。整體上,這首詩以精湛的描寫手法和富有啟發思考的主題,展示了王維對修行和人生的思考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