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道中 / 作者:許渾 |
洛陽多舊跡,一日幾堪愁。
風起林花晚,月明陵樹秋。
興亡不可問,自古水東流。
|
|
洛陽道中解釋: 洛陽道中
洛陽多舊跡,一日幾堪愁。
風起林花晚,月明陵樹秋。
興亡不可問,自古水東流。
中文譯文:
在洛陽的路上
洛陽有很多古跡,一天看過去讓人感到悲愁。
風起時,林中花朵已經凋謝,夜晚的月亮照耀著陵墓的樹葉,在秋天。
國家的興亡無法解答,古代的河水從東邊流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許渾寫于唐代的一首小詩,詩意哀怨而深沉。詩人通過描繪洛陽的舊跡以及自然景觀,來抒發自己對時光流逝和國家興亡的感慨。
詩中提到洛陽眾多的舊跡,暗示著一個繁榮興盛的過去,但是當下的洛陽卻只剩下了蒼涼和憂傷。風起的時候,林中的花朵已經凋謝,月光下的陵墓樹葉更加凄涼。這些景象,與國家的興亡、與時間和歷史的流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詩末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興亡和歷史的思考。他認為國家的興衰是無法解答的,就如同古代的河水從東邊流往西邊一樣。這種感慨也傳達了人們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人生短暫性的思考。
總之,這首詩以洛陽的舊跡和自然景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國家興衰和人生短暫性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凄涼的畫面和深沉的語言,詩人喚起了讀者對時光無情和歷史無常的思索。 |
|